2025年3月30日,河北省直教科研基地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在河北经贸大学附属中学及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同时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模式,打破地域与时空限制,为省直教科研基地校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活动当日,来自各基地校的数学教师们热情高涨,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专业成长的渴望齐聚一堂。他们带来了在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也提出了诸多困惑疑问,在研讨中各抒己见,共同探寻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的新路径。
在教研活动中,多位教师带来了精彩的分享。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的李利平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整式的加减》部分有着精准解读,她不仅深入剖析了该部分的目标与关键要点,还细致对比了新旧教材在章节架构、知识点阐述方式以及课后习题考查侧重点等方面的变化,并给出了实用的教学建议,有效提升了教师们攻克这一教学难点的能力。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的冯艳敏老师对新课标下《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研究全面而深入,清晰阐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比分析了新旧教材的差异,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为教师们的日常教学答疑解惑,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我校的靳隽殊老师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中,巧妙借助 2024 年巴黎奥运会这一热点,创设了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方程的本质意义。同时,她强调结构化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王晶晶老师带来了《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分享,从实际教学出发,展示了如何整合课本例题和习题,设置递进式问题突破教学难点,并针对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提出了有效建议。她还紧扣中考动态,结合 2024 年中考压轴题,强调了扎实运算基础的重要性,引发了教师们对中考趋势的深入思考。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崔卓然老师围绕新课标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要求,探讨了分类讨论思想在平面图形旋转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为“图形与几何”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崔志滨老师则利用 GGB 数学软件,对旋转直线系统的数学规律进行了动态演示和探索,解决了传统黑板作图难以展示连续变化的难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中学动态几何教学提供了创新性案例。

活动最后,基地教研员崔琳琳老师对每位发言老师的独到之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实践中的教学困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教研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崔老师的发言为教师们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大家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也让教师们对未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充满信心。

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为推动河北省初中数学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数学教学将不断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供稿:教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