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筑梦航程——《河北日报》刊登我校教师杨健援疆事迹

发布时间:2023-09-19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附属中学 浏览:

 

万里结缘,守望相助。2020年至2023年,我校教师杨健作为援疆教师到新疆库尔勒市进行支教,在这里,他把爱灌溉在“每天所做的事”中,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新疆的孩子们。近日,《河北日报》刊登题为《筑梦航程——河北援疆教师纪事》专题文章,详细介绍了杨健老师的事迹。

     

附:河北日报《筑梦航程——河北援疆教师纪事》原文

来自河北经贸大学附属中学的杨健曾担任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初中部主任。但是,他说自己不仅仅是个“主任”。

当老师的人都知道: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大多还没有从小学的喜玩好动中培养起专注的习惯,学习与生活的自律性较弱,需要一定时间作为过渡期,引导得当才能蜕变、成长。

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学生同样如此。刚开学时,孩子们一上课,要么乱扔纸条,要么随意走动,要么冷不丁喊一嗓子,他们像迎接春天的鸟儿一样,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杨健通过观察发现,这里的孩子活泼开朗,引导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生硬说教,必须循序渐进找对方法。

于是,杨健除了准备教案、按时上课,还给自己和同事们安排了许多教学以外的工作。比如,跟学生谈心、陪他们吃午饭、提醒午休等。杨健知道,只要把这些看起来普通的事都做好,孩子们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但是,“把这些都做好”,不仅是对学生的锻炼,对老师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

从那以后,杨健和同事们白天忙于教学,晚上看护学生。备课和检查作业等工作,他们常常是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加班完成的。

日子天天如此——杨健和他的同事们,为学生的改变留足了时间与耐心,却逼着自己在最短时间里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工作扩容”。

“我们习惯把这样的工作状态称之为‘朝八晚零’——从早上八时开始,到夜里零时结束。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的老师都是这样,你在校园里随便拉住一位,一问便知。”杨健担心别人不信,说这话时特意挺直了腰板,表情略显严肃。他的同事、来自邢台市南宫中学的英语老师李长治则补充道:“学生可以休息,老师们却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学生可以请假,老师们却少有假日的空闲。”

——摘自《河北日报》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我校教师杨健是教育事业中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教师形象,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在杨健老师的影响下,相信教师们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